永利官网
追光|中文读写教师大会学术主题演讲精彩回顾
发布时间:2023-08-01   点击量:

编者按:

2023年7月22-26日,第二届中文读写教师大会暨读写教师精研工作坊圆满结束。10场学术专题讲座、9堂名师公开课、9场读写教育圆桌会、9场作家下午茶、9个精研小班精读18本书,9堂优质课展示,80多位学者、名师、作家、画家和300多位深耕教学一线的优秀老师参与,共同呈现了如此高规格高水平专业盛会。尤其是10场学术专题讲座,既有学术理论高度,又有实践借鉴价值,获得老师们一致好评。小编撷取部分精彩片段以飨读者。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易进副教授:

从课程标准看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变化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副院长易进副教授深入分析了近些年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变化,对比2001年实验稿、2011年版和2022年版,从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理念、语文课程目标、语文课程内容等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提醒一线老师们要加强对”课程标准"/统编教科书的阅读与分析,避免简单化地进行字面意思解读,最应该关注的是如何使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得到素养发展——更好地听、说、读、写、思考、表达……

2

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汪锋教授:

语文一直在演化,语文教育也要演化

在信息爆炸的当下,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媒介发生重大变化的当下,未来的语文教育会是什么样的?汪锋教授介绍,新的信息技术在改造了现有世界景观的同时,也带来了混乱和恐慌。

今天的和十几二十年后的年轻人所需要的语文能力和当年的秀才们、举人们、进士们、状元们所需要的语文能力大大不同了!这是我们探讨语文教学改革的时候必须关注的部分!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敏捷准确的高效率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能力,将成为每个人的需要。应对变局,汪锋教授的建议是抓住变与不变,才能看清新时代变化的方向,寻找应对的办法。

3

百度云智教育行业解决方案专家张鑫博士: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来自百度团队的张鑫博士是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教育与培训委员会专家组的成员,他从百度”文心一言"的项目出发,生动而形象地展示了AIGC(Al-Generated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应用,为老师们展现了依靠数字技术推动教育新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张博士还说,人工智能越发展,越需要具备超强语言能力的人才。打字并不是难事,但输入的提示词不准确,AI也不会产出预想中的结果。因此,即使是未来,人工智能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人来还是要更好的学习语文学习表达,提高语文素养。

会后老师们表示对人工智能产品非常感兴趣,有的老师说,“既然人工智能可以进行写作了,会不会某一天也可以替老师批改作业甚至作文了呢?”

4

生态环境专家、中国科学院朱永官院士:

要随时阅读,要坚持写作

生态环境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永官先生,不仅科学成就斐然,也非常擅长观察生活,表达自己。他侃侃而谈,语言生动,思路清晰。他不仅给大家分享了很多我们可能平常并没有注意到的关于土壤和环境的知识,还讲了很多自己的人生故事,关于阅读、关于写作。会后有老师感慨:真的越是厉害的科学家,讲的话越是能让人听懂,并且深受启发。

作为曾经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文章、跨界得过丰子恺散文奖的科学家,他对生活充满热情,对写作充满兴趣。他说,每个人不一定能成为作家,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作者。写作就是分享,就是讲故事。他很关注科普写作的现状,希望借由文学的力量更好地传播科学知识。对于阅读和写作,他很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他有一套自己的选书逻辑,包里随时都有书,会利用碎片的时间阅读,“每天哪怕读几句,读几段都是好的”。他还会随时随地记下关键词,利用生活中的碎片时间写作,比如坐飞机的时候,比如炖红烧肉等肉熟的时候……

他对自己的学生有“5个随时”的要求,将所有的碎片时间“零存整取”,也非常值得我们每个人借鉴。

随时思考

随时阅读

随时写作

随时锻炼

随时睡觉

——朱永官

5

国宝级画家蔡皋:

亲近自然,观察自然,从自然中获得能量

因身体原因没能亲临现场的画家、作家蔡皋老师,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与老师们深情聊起自己作为艺术家的读写人生。来自大连的李晓絮老师会后在朋友圈发表自己的感受:“说是讲座,更是一种心灵的对话……蔡皋老师用最生动的语言,形象地描摹着她对阅读的感受。那一刻,我真的内心充满着感动,我的思绪就随着她一直飘。”

蔡奶奶充满文学性和真诚诗意的表述,让在场很多教师为之动容。她对生活的敏锐感知、对自然的热爱,全部都融入了她的写作和绘画之中。跟朱永官院士一样,她对生活也有很细微的观察,有炙热的热爱,因阅读和写作而感到幸福,并且能把这种幸福表达和传递给更多的人。

6

浙江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王乐芬:

全学科读写的探索和实践

关于如何打造全阅读环境,开展全学科阅读,开发全主题课程,进行全维度评价,发起全阅读联盟,共同打造真正的书香校园,王乐芬老师做了非常详尽的分享,干活满满,毫不藏私。

福建语文名师柯晓珊这样说:

王乐芬老师的全学科阅读课程分享,我在线上听过。但今天线下再听,还是觉得“一回相见一回新”。我们学校也曾经想如此系统地、有深度地推进全学科阅读课程,但由于种种原因只停留在表层阅读。全学科阅读是必然趋势,也是双赢战略。不能因为某些原因而放弃,接下来我可以多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班级、自己的读书会来实践操作。

7

北语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张博教授:

在阅读训练中要适当引导学生

对词语的“选择性注意”

专门研究语言的张博教授,讲起词汇的典故和故事信手拈来,讲得又生动又有深意。她发表的主题演讲题目是《少儿读写教育中词汇知识的拓展策略》,对一线老师的阅读教育有两点重要提醒,并且还有实用的方法建议: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母语者,少儿的词汇知识主要是在日常交流中自然习得的,大部分词语不用通过课堂环境中的专门教学来获得。因此,少儿读写教育不宜在词汇知识的直接教学上耗费过多资源,而应把重心放在用什么策略引导学生自主拓展词汇知识上。

——要培养学生对词语的“选择性注意”,在阅读中伴随性地习得词汇,扩大词汇量,拓展词汇知识深度。

——如何引导学生将阅读中通过“选择性注意”学得的词语适当地用于写作,在写作文时精心遣词用语,使他们的词语使用更为贴切、丰富、新奇、精妙,可以在写作教学中尝试使用“产出导向”策略。促使学生养成讲求用词的习惯,写作时有意识地遣词炼字。提升中文写作能力,使中文典雅隽美的神韵能够世代赓续,历久弥新。

8

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在读博士刘雨心:

欧美读写教育观察:批判性读写的反思

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课程教学评估专业在读博士刘雨心,为我们带来主题演讲——欧美读写教育观察:批判性读写的反思。

因为拥有丰富的欧美留学经验,所以刘博士对于欧美读写教育有着专业的观察视角,针对此次主题,她主要通过以下3个方面来与我们一起探讨。

1.什么是批判性读写?

批判性读写的理论原型源起于保罗·弗莱雷的《被压迫者教育学》,它是一种更侧重于学生参与的,以批判性思考社会问题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

2.批判性读写怎么教?

弗雷伯笛和卢克认为成功的批判性读者需要发展和维持资源,以承担4个相关角色:

——文本解码器:“我如何破解它?”

——文本参与者:“这是什么意思?”

——文本使用者:“此时此地,我该怎么办?”

——文本分析师:“这一切对我有什么影响?”

3.欧美提倡的批判性读写与我们的小学语文有什么关系?

我们的发散的问题需要源于文本,我们的讨论理据要源于文本,我们在学生讨论的时候要关注他们的言语表达,我们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回归到言语实践本身。

最后,针对“在我们的课上能做些什么?”这一问题,刘博士也给予我们3个建议:

——留出一个能让我们和学生去用各自的生活经验和读写经验去回应文本中的不同声音并能够去和他人对话的空间。

——从不同/多个角度感知故事,能够在这样的一个空间里去挑战陈规定型观念,以及去面对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意识规范,并让不同的声音被我们听到。

——允许适度的“不适”存在。

9

北京教育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

语文特级教师李怀源:

我们仍然需要叶圣陶教育思想的指引

北京教育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语文特级教师李怀源演讲的主题是:“我们还需要叶圣陶吗?”众所周知,叶圣陶是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李怀源老师也是叶圣陶的“铁粉”之一,李老师首先带我们重新认识一下叶圣陶先生,让我们更了解这位名家。

李老师通过对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解析,像老师们介绍这位读写活动实践者、读写课程设计者、读写教材编写者、读写教学指导者——叶圣陶先生。李老师说,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先生这样的人。

李老师是特级教师出身,同时又是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评价组成员,参与过教育部“国培计划”,可以说是非常熟悉基础教育的高校学者,他的演讲幽默风趣,和台下的老师们频频互动,会场轻松愉悦,老师们畅聊着,学习着,不亦乐乎!

10

北语读写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王倩副教授:

中文读写教育行动方案

永利官网读写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曾任职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和教师教育学院)的王倩副教授,在读写教育和教师教育领域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相信很多老师们也都很熟悉。她此次演讲的主题是:“中文读写教育行动方案”。

针对读写教育行动的个例分析,王倩副教授给出了三重文本。即:

第一重:学生的创作——超越学规则与有个性的矛盾

第二重:作者反思、家长反思、教师反思

第三重:共读作品集

在读写教育个例分析中,王倩老师特别分享了来自湖南长沙市周南梅溪湖小学余平辉老师关于《河神娶亲》一书所制作的共读作品集,余老师制作的作品集不仅精致美观,更重要的是从中我们可看到,余老师带领学生细致深入的共读作品,带领学生实现了从阅读输入到写作输出,而且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余老师满满的诚意与用心。(因为余老师没能参会,王倩老师还特别约了该校校长王迎春老师会后深入畅谈。)

除此之外,王倩老师也建议老师们在阅读教学中将自己的经验、作者的经验传达给学生,从而突破读的程式和写的规训。

最后王倩老师还代表北语读写研究中心,简单介绍了中心即将推出的几个计划:读写教师成长计划、读写学校联盟计划、区域领航教师公益支持计划以及读写教育媒体联盟计划,持续进行教师专业成长研究,最终实现读写师专业认证。

中文读写教师大会

第二届中文读写教师大会暨读写教师精研工作坊由永利官网读写研究中心主办,历时四天半。感谢以上十位学者为大会带来的精彩演讲。感谢所有以各种形式支持、参与、协助此次大会的所有机构、个人!


上一条:激扬青春 整装待发——88858cc永利集团召开2023年军训动员会

下一条:黄益方副校长参加88858cc永利集团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研讨会